俗語:「好馬不吃回頭草」,後面一句才是精華,卻少有人知

我说你听就好 2021/08/26 檢舉 我要評論

這句俗語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,那就是「好馬不吃回頭草」,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,道盡老祖宗的生活智慧,這句俗語的下半句是「浪子回頭金不換」。

一、俗話說:好馬不吃回頭草

俗話說:好馬不吃回頭草「比喻有志氣的人立志以後,即使遭受挫折,也決不走回頭路。 現代這句俗語主要用來形容男女戀人分手後,表示永遠不再複合的決心。 

典故是說良驥走出馬廄奔向寬闊無垠的草原,一眼便能瞥見鮮美可口的嫩草,於是就沿著一條選定的線路吃下去,直吃到肚大腰圓地把「家」回。而絕不會東啃一嘴,西吃一口,丟三落四​地再回頭去補吃遺漏的嫩草。

換句話說並不是所有身後的草都不好,也並不是所有眼前的草都是好草,只是良驥會很仔細吃掉眼前的草,就沒有‘回頭草’而言了。

比喻有作為的人不走回頭路或比喻有志氣的人立志別圖,即使遭受挫折,也決不走回頭路。很多時候人們用這句話只是為自己找個藉口。不過屬於中性諺語,不褒不貶。

這句俗語告誡我們:做人做事要腳踏實地,堅持不懈地朝著既定目標努力前行,即使前路多坎坷,也要披荊斬棘,一往無前,決不能患得患失,朝秦暮楚,否則將一事無成。

這些俗語老話雖然很多通俗易懂,但有些讓我們絞盡腦汁很難理解通透,但粗俗而不媚俗,言簡意賅,更容易讓底層勞動人民接受和理解。

二、俗話說:浪子回頭金不換

俗話說:「浪子回頭金不換」是流行於民間的一句口頭禪和歇後語,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歸正後極其可貴。也是用來比擬社會上一些失足男女青年洗心革面、幡然悔悟的一句名言。

堅持理想,努力奮鬥並且矢志不渝,只要自己還沒有改變心意,就可以不顧回頭草;反之,胡作非為,釀下錯誤,那麼「回頭」就是一種迷途知返的醒悟,是值得肯定褒獎的。

長篇吳歌《金不換》,說的是錫東羊尖鄉靠近鵝湖邊上有個金員外,五十得子取名不換,視為掌上明珠,百依百順。不換聽見碗碎聲發笑,金員外便命家人用碗摔地讓兒取樂,結果碎片堆積如山。

不換長大後十分浪蕩,幾乎敗光家業,淪為乞丐,在妻子的幫助教育感動下,終於醒悟,改邪歸正,耕讀傳家。從此,「浪子回頭金不換」這句話便傳遍各地。

總結下來就是個人雖然曾經犯了錯誤,但是只要悔改只要改過自新,那麼這個人就是個好人。可是,曾經犯過錯的人真的被這個世界所饒恕了嗎?真的沒有人記得他們曾經犯下的錯嗎?

這句俗語告誡我們:生活中或大或小的錯誤每個都犯過,知錯能改善莫大焉,但只要肯努力,一切都不算晚。挫折與失敗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一個人失去希望,失去與之鬥爭的勇氣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