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人情淡薄的社會,靠誰不如靠自己。這是一個人情溫暖的社會,好人總比壞人多。
從不同的角度看社會,你會有不同的感悟,才能夠真正認識人情交往。
一個人的路,走得順不順,一方面看他的成績,一方面看他的人際關係。
在家靠父母,出門靠朋友。一個朋友都沒有的人,在社會上是難以立足的,尤其是在職場上,處處被人排擠。
人在職場,學會以下幾個招數,你的人際關係才會越來越好。
01
保持微笑。
有人說:「我寧願聘用一個雖然沒有高學歷但笑容很美的售貨員,也不願意聘用一個整體悶悶不樂的博士生。」
笑容,是一個人的「門面」。學識是一個人走進社會的敲門磚,但沒有了笑容的人,學識再多,也會沒有機會展示。
在一個舞臺上,能夠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的人,都是微笑的人。
看過這樣一句話:「它不索取一文,卻價值連城。」「它」就是指微笑。微笑是最廉價的化妝品,也是人與人打交道的橋樑。
人在職場,不管你混得好不好,都別忘記微笑。你笑著對任何人,你會發現身邊的人,都是好人,即便看不慣你的同事,也會不失禮貌地對你笑。
犯錯誤了,笑著面對,而不是大發雷霆,你會有更多改錯的機會;成功了,笑一笑,更加自信;得罪上司了,笑一笑,化解尷尬;和顧客在一起,笑一笑,拉近距離。
02
記住對方。
在讀書的時候,全班有幾十個人,你想要一下子記住所有人的名字,幾乎是不可能的。當你走進一個新的班級,你會感覺到很拘束,不知道如何開口說話,也不知道和誰說話。
在一些學校,老師和同學為了儘快記住大家的名字,就讓大家做一個帶有名字的小標籤,貼在座位上。
記住一個人的名字,都很難,要記住別人的性格和愛好、生活習慣、家庭成員、個人工作簡歷,就更難了。
聰明的人,會刻意去記住某些人的習慣、名字、愛好等。這是「突出重點」的做法。
比方說, 你進入一個新的單位,你記不住所有人,但是你可以記住頂頭上司的名字和崗位職責等。
當你第一次走進上司的辦公室彙報工作,你說的話,讓上司很滿意,那麼你在該單位,就跨出了第一步。
很多人,會刻意記住一些「關鍵人物」,通過這樣的方法,打開工作的局面。
記住別人,是尊重,也是一種溝通的技巧。當你叫錯名字的時候,不僅會很尷尬,也會給別人一種壞印象。
03
分析利弊。
張愛玲說:「娶了紅玫瑰,久而久之,紅玫瑰就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,白玫瑰還是「床前明月光;娶了白玫瑰,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飯渣子,紅的還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。」
愛情,不能真正完美,不管你和誰在一起,都不會滿意。
職場上,人與人的關係,也是情感關係,你不可能討好所有的人。事實上,職場上的同事,也分派系,你和這邊的人友善了,你就會得罪另一邊的人,無法做到兩全其美。如果你不善於權衡利弊,你反而「兩面不是人」。
一個人在職場混,其根本目的就是拿工資、得位置。在一個好的崗位上,拿著一份滿意的工資,這樣的工作狀態,才會令人滿意。
因此,你在與人交往的時候,要懂得「趨利避害」,分析當前的人情關係,然後舍去對自己利益不大的圈子,加入對自己利益較大的圈子。如果沒有合適的圈子可以加入,你就和有利的圈子靠得更近一些。
在不得不得罪人的時候,你選擇沒有利益的人去得罪。在職場上,你不能衝動。衝動是魔鬼,是和自己的利益過不去。
有空的時候,冷靜下來,分析職場上的一切,從中找到立足點,找到對自己有利的因素,靠近有利的人。能夠做到左右逢源,更好。
04
主動瞭解。
去應聘的時候,常常有這樣的情況:一個人對某單位瞭解越多,越容易被聘用。
任何一個單位,需要一個對工作有興趣的人,而不是找一個學歷很高,能力很強,但是做事沒精打采的人。你對某個單位越瞭解,越能說明你對該工作感興趣。
進入職場之後,你需要儘快熟悉工作環境,還需要熟悉身邊的人。你想和誰交往,你就主動去瞭解他。
當你瞭解了別人,你才能理解別人,從而建立良好的合作共事的關係。當你熟悉了上司的脾氣性格,你做的事情,就能讓他更加滿意,自己提拔加薪的機會,也會更多。
看過這樣一句話:「你可以不聰明,但不可以不小心。」
職場上,需要膽小甚微,更需要細心觀察,用一些小事和習慣,留給別人好印象,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。
除了以上一些招數,你還可以做到這幾點:非常禮貌地傾聽別人說話;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;學會裝傻,讓別人比自己更聰明;和上司多一些禮尚往來,成為朋友;主動幫助身邊的同事等。
人與人是相互的,你對別人好,別人才會對你好。好的人際關係,需要經營,用情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