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種高級的修養,叫「不炫耀」(好文)

我说你听就好 2021/09/06 檢舉 我要評論

曾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答:什麼是炫耀?

一個網友的回答獲得高贊:炫耀就是,我有,我拿出來給你看,而我知道,你沒有。

自誇是人的本能,誰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、贏得別人的尊重,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。但是,凡事都有個度,自誇過了度就是炫耀。

在現實生活中,總不乏一些喜歡炫耀的人,他們炫耀財富、炫耀孩子、炫耀權力、炫耀才華等等,總之是刻意誇大自己、看輕別人。

很贊同這樣一句話:你越是炫耀什麼,你就越是缺少什麼;你越是在意什麼,你就越是在那裡自卑。

炫耀是一種低層次的行為,非得不能為自己增光添彩,反而會討人嫌、惹人厭、招人恨,甚至為自己帶來禍患。

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不大聲喧嘩,更不會隨意地炫耀。

不炫耀是一種高級的修養,修養越高的人越低調,越不會炫耀這3樣東西。

1、不炫耀自己的人脈

看過這樣一個故事。幾年前,有一位青年作家和黃永玉先生見了一面,回去之後他就在博客上貼出了自己與黃永玉先生的照片,並在博文中高調宣稱黃永玉先生很欣賞自己,自己和黃永玉先生已是忘年交。

一個剛出道的青年作家,居然和一代大師成了忘年交?一時間,引來很多媒體的關注和報導。

沒過多久,黃永玉先生在接受媒體採訪談到該青年作家時,說:「我們只見過一面,哪裡是什麼‘忘年交’?我對他沒感覺。過去我不認識他,也不瞭解。

他見面時曾經問我:我有這麼多錢怎麼辦?我問他:你有多少錢啊?他就大致說了個數。我跟他說:你那算有錢嗎?像你這樣的能從北京排到非洲。

當然,他受很多年輕人喜歡,一定有他獨到的地方。這些年輕作家走紅,對中國文化是好事。不過我們老人家忙得要死,沒有關注他們的時間。」

很快,這位青年作家就被廣大網友指責為「投機取巧,自我炒作」,有的網友還調侃該他:「抱大腿沒抱上,還被黃永玉踹一腳。」

有道是:「多個朋友多條路,朋友多了好辦事。」

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立足,要成就自己的事業,當然離不開一定的人脈。但是,人脈是雙方互利互惠的交往,而不是用來拿來隨意炫耀的。

修養越高的人越謙遜,他們總是以自己的實力說話,不會刻意以炫耀自己的人脈來刷存在感。

而修養低的人,為了凸顯自己的厲害,喜歡拉大旗做虎皮,讓一些名人、高手為自己月臺,結果非但不能為自己贏得尊重,反而會惹人恥笑,讓自己丟面子。

有句話說得好:人脈的強大,建立在個人強大的基礎上。如果你不夠優秀,所謂的人脈就是笑話;如果能力夠強,人脈就只是錦上添花。

自己實力不濟,拿所謂的一面之緣、點頭之交、點贊之交作為人脈,只會暴露自己的層次低、太淺薄。

你是什麼樣的人,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。與其炫耀自己的人脈,不如默默提升自己的實力,以真正的實力來贏得廣人脈、高人氣、好人緣。

2、不炫耀自己的富有

看過這樣一句話:窮人炫富,人們罵他「偽君子」;富人炫富,人們笑他「暴發戶」。這話雖然紮心,卻很現實。

家庭不富有不是錯,但打腫臉充胖子地炫耀,就過于虛榮了,顯得比較LOW。

家庭富有當然是好事,但一炫耀就討人厭了,因為你試圖用高高在上的姿態去獲得他人的誇獎和尊重。

修養高的有錢人,從不刻意去炫耀自己的財富,因為他們明白,在比自己有錢的人面前炫富會讓對方不屑一顧,在沒自己富有的人面前炫富會讓對方不舒服,甚至招致忌恨。

一個人缺乏生而富貴的底蘊,一旦暴富就不會有平常心,就像暴發戶一樣,變得目中無人,財大氣粗。

一位朋友講過他表哥與其下屬的故事。

他的表哥姓馬,是一家貿易公司的老闆,曾在他手下幹過辦公室主任的小鄭後來辭職創業,憑著朋友的幫忙和當地的扶持政策,幾年時間把一家房地產公司做得風生水起。

一次,馬總的公司資金周轉緊張,于是開口向鄭總求助。這位鄭總頓時豪氣沖天,很瀟灑地隨手寫了一張支票說:「100萬夠不夠,不夠可以再加一個零。」

馬總聽了感覺不舒服,但還是表示了感謝,並執意請鄭總吃飯。

曾經的老闆向自己借錢,鄭總很受用,飯後對方要去結帳,但鄭總卻非得爭著買單,還很豪爽地說:

「我現在已經不是你手下那個小小的辦公室主任了,現在我們公司在本地房地產行業中名列前茅,年產值很是可觀,怎麼能讓你請我吃飯呢!」

說這話的時候,鄭總沒有注意到,面前這位前老闆的臉紅一陣綠一陣的。

讓鄭總沒有想到是,馬總把借款還上後,很少再與他聯繫了。

這位鄭總的言行就是一種典型的暴發戶心態,他雖然算是有錢人,但給人的感覺層次不怎麼高,他在前老闆面前的炫耀很是淺薄,

是對對方的不尊重,雖然暫時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,但給雙方的感情造成了傷害,也讓他的形象打了折扣。

心理學家阿德勒在《自卑與超越》中說:「炫耀的本質就是自卑,因此喜歡過分炫耀的人,通常自卑感強烈。」

喜歡炫耀自己富有的人,看似自傲,其實是自卑,他唯恐對方看輕了自己,所以才刻意去強調自己有錢。

你見過李嘉誠、馬雲整天去炫耀自己的富有嗎?他們樸素而不奢華,不會用外在的標籤去表現自己,不會用大手大腳地花錢、用名牌來粉飾自己。

真正富有的人,從來不炫富;真正修養高的人,活到極致就是素與簡。

3、不炫耀自己的功勞

前幾天刷微博,看到一個故事。戰士小王在抗洪救援中負重傷昏迷,組織把他送回家休養。小王清醒後,卻看到牆上掛滿他救災的照片。

」這有啥好炫耀的?快摘下來。」小王對守護在一邊的父親說。

父親說:「你的英雄事蹟在網上都傳遍了,咱家掛幾張照片算啥?」

小王哭了:「我算啥英雄?有的戰友被洪水沖走了,啥也沒留下。」

《道德經》說:「聖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」意思是高尚的人做事,是做而不爭功。

越是修養高的人,越是低調做人,有功不爭功、不貪功、不炫耀。

「成績不說跑不了」,不炫耀,你的功勞還在那兒擺著,誰也抹殺不了,反而更能獲得他人的尊敬。

而修養低的人,有了成績就按捺不住,唯恐別人不知道,甚至把本來屬于大家的功勞刻意美化成自己的,試圖提升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分量。

層次低的人,在成績面前吝嗇誇獎別人,有榮譽就顯擺,居功自傲,不懂得把優越感留給對方。

而層次高的人,即使功名加身,也不得意忘形,而是把優越感留給別人。

不炫耀自己的功勞是一種修養、一種智慧,更是一種高情商。

要知道,優越感「秀」不好,就會成為別人背後的笑話;越是炫耀功勞,在別人眼裡你越是變得沒功。

最好的炫耀,是讓別人為你炫耀

培根說:「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輕視的,愚蠢之人所豔羨的,諂佞之徒所奉承的,同時他們也是自己所誇耀的言語的奴隸。」

炫耀並不能獲得別人的尊敬、信服、崇拜,只能招致反感、鄙視、嫉妒,同時還會暴露了自己的弱點、缺陷和虛榮心,是內心不成熟、修養不高的表現。

炫耀人脈,回應你的多是懷疑你真正實力的目光;炫耀財富,招來的多是吐槽你愛慕虛榮的聲音;

炫耀功勞,換來的多是非議你、鄙視你的笑談。「地低成海,人低成王。」

一個人越是低調,就越有修養;越是謙卑,就越有福氣;越是炫耀,越沒層次;越是張揚,越沒人喜歡。

當你成功了,低調才會更讓人佩服;當你富有了,低調才會讓人更認可;當你優秀了,低調會更加讓人尊重;當你驕傲了,低調才是真正的良藥。

最高級的炫耀是讓別人替你炫耀,而你自己要做的是,越被羡慕越要不動聲色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