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人,要麼忍,要麼狠,要麼滾。你什麼都不能忍,你就註定一事無成。
忍,是低頭,是寧靜致遠,是暗夜之後的曙光。忍,是智慧,不是窩囊,是進退有序。
01
忍一忍,風平浪靜。
生氣,是一個人的本能,不生氣,是一個人的能力。
人與人相處,總有無法避免的誤解,也有說不清的隔閡,還有安安靜靜的疏離。
任何一種關係,都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,你能夠把握的關係,就是百分之五十。剩下的,那就看別人的態度了。
如果你不能忍受別人,那麼你只能和別人鬧,把小事鬧成大事,把大事鬧成不可開交的事情。
兩虎相爭,必有一傷。你和誰鬧,都是傷害兩個人的關係,並且也沒有誰得到了好處。
聰明的人,都懂得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、化干戈為玉帛」。一件事情,拿起來很重,就像一塊石頭,放下來,就很輕,就像一陣風。
湖泊,忍受了水流的喧嘩,因此變得安靜,有了「水深不語」的大智慧;高山,忍受了高處了寒冷,因此變得雄偉了,有了「不言自威」的智慧。
一個人,學會了忍受,就像流水匯入了湖泊,大山聳入了雲天。
02
忍一忍,守得雲開見月明。
在一座小廟裡,有一老一小兩個和尚。夏日裡,兩個和尚在坐禪。一隻蜜蜂飛進來,嗡嗡嗡叫著。小和尚時不時站起來,驅趕蜜蜂。
下午,老和尚問:「你今天悟出了什麼道理呢?」
小和尚說:「師傅,你沒有看到嗎?一直有蜜蜂在飛舞,讓我忍無可忍了。」
老和尚說:「哪裡有蜜蜂,怎麼我沒有看到?」
小和尚很生氣:「師傅,你說假話。」
老和尚說:「哦,我想起來了。今天,有蜜蜂在我的腦海裡飛舞,它的身上,還帶著花蜜的香味,我從未感覺如此美好。」
接著,老和尚意味深長地說:「我們不需要趕走蜜蜂,而是忍受它帶來的煩惱,並享受它帶來的快樂。」
現實生活中,很多人的心中,都有一隻煩惱的蜜蜂。要麼是因為工作不順心,要麼是因為感情不和睦,要麼是孩子讀書不用功,要麼是賺錢太少......
煩惱天天有,不撿自然無。忍受了生活中的一切煩惱,你會發現,生活變美了,任何事情,都是一種成長的過程,包括別人對你的傷害。
職場上,忍受了煩惱,你就能夠安心工作,做出成績了,升職加薪也少不了。社交場上,你忍住了自己的言語,就懂得了「旁觀者清」的道理。
讀書時,你忍住了孤獨,就有了寒窗苦讀的時光,總有一天,會享受到「書中自有黃金屋、書中自有顏如玉」的成果。
忍,是一個人在煩惱中求安靜,是一個崛起的過程,是厚積薄發。
03
忍一忍,是一種優雅的姿態。
任何事情,冷靜下來,隨著時間的推移,就會有結果。真的,別急,急不來。
當你忍不住的時候,你就會生氣,就會折磨自己。人活著,是用來感悟美好的,不必用別人的錯誤,來懲罰自己。
周瑜,因為忍不住自己的脾氣,一直生氣,最後發出了「既生瑜、何生亮」的感歎,弄丟了生命;李元霸,因為沒有忍住自己的脾氣,和老天爺爭鬥,被雷劈死。
穿越時空,我們還能感受到他們當初氣急敗壞的樣子。
漢朝的孫敬,從小喜歡讀書,每天夜裡,他「頭懸樑、錐刺股」,全心全意讀書。最後成為了有大學問的人。
宋朝的楊時,在拜訪程頤的時候,恰好是下雪的日子。當時,程頤正在午睡,楊時便一直在門口等待。等程頤醒來的時候,楊時站的地方,已經留下很深的腳印了。 從此,有了「程門立雪」這個成語,以此來比喻求學心切和對有學問的長者的尊敬。
孫敬、楊時的名氣,也許沒有周瑜、李元霸的名氣那麼大,但是更受人敬佩。這是「忍受」的結果。
忍,是可以成就一個人的。忍,會讓你很優雅,也能夠讓你感悟人生,更能讓你成為被人尊重的人。你的姿態,雖然卑微,但也高人一等。
04
忍無可忍,無需再忍。
每個人都有脾氣和個性,如果任何事情,都一忍到底,就會變成窩囊的人。
在單位上,常常會遇到一些「老好人」,任何時候,都不會反駁別人,也不會拒絕多餘的工作,結果自己累得氣喘吁吁,還被人嘲笑,常常背黑鍋。
在人際交往的時候,總有一些人,一直是服務員,做了很多事情,但是沒有人感激他。
還有的人,把錢借出去了,但是不好意思討要,結果錢就變成別人的了。
在家裡,家人也有層次之分。低處的人,總是唯唯諾諾,忍氣吞聲,日子過得並不好。
你要懂得:忍,要有價值;不忍,要有道理。毫無底線的容忍,會傷害到自己,並且會滋長別人的威風。
做人,要有底線。忍受別人的欺負,要看對方是誰。對于無恥的小人,你就別忍了,翻臉其實是好事,得罪了不是壞事。
忍到最後,是有目的的,是長遠打算,而不是一直垂頭喪氣。忍到最後,是人生的厚積薄發,是在低谷時候的蟄伏。
士別三日,當刮目相待,這是忍受的最高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