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的下半場,真正有福氣的人,積累了這「四種德」

我说你听就好 2021/09/03 檢舉 我要評論

你相信命運嗎?不管你是否相信,它都是存在的。有些東西,一開始就註定了。

想要搞清楚自己的命運,不要去找算命先生。俗話說: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」你做的一切,冥冥之中就會回到你身上。

但凡能夠掌握命運發展規律的人,總能提早預知「天機」。

當一個人命苦的時候,想要改變命運,也不是很難,關鍵看你是否堅持得住。

我們常說,做人要積德積福。由此可見,福和德是相輔相成的,無德之人,哪怕金錢再多,而已無福消受,還會帶來災禍。

一個人過了五十歲,就算是過半了,餘生如何度過,要認真考慮,以上這句話,給了我們指引。

1、保護身體,此為第一德。

有句話說得好:「健康是最大的不動產。」一個連健康都弄丟的人,還談什麼德行?

我的一個朋友,辦了一個電子加工廠。為了多賺錢,他常常讓工人們加班到夜裡十一點。他則比工人們更狠,要熬夜到淩晨一點才休息,第二天六點多,必須爬起來。

不出兩個月,朋友的廠房裡,只剩兩個工人了。不管工資多少,工人們都不願意和自己的身體對抗,毫不猶豫辭工了。

傷害別人的身體,忽視自己的健康,這樣的人,道德素質不會被認可。

有人說:「最窮苦的人也不會為了金錢而放棄健康,但是最富有的人為了健康甘心情願放棄所有的金錢。」

過了五十歲,命比錢重要。因此說,舍去了貪欲,放下了情緒,現世安好,健康就自然來了。

2、治理家庭,此為第二德。

一個家庭是否幸福,需要運籌帷幄。作為父母,你五十多歲的時候,兒女多半長大了。如果你不能當好「領頭羊」,家人之間的關係就會亂套,家庭的福氣也會弄丟。

其一,聯姻。在古代,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結婚,成為了一段佳話。他們的婚姻,開創了唐蕃交好的新時代。

當年,松贊干布親自率領隊伍,到柏海迎接文成公主,一起在紮陵湖和鄂陵湖畔遊玩,共度美好時光。

作為父母,千萬不能忽視了兒女的婚姻,如何促成兒女們擁有好的歸宿,父母的教養、經濟水準很重要。兒女更優秀,婚姻越幸福。

找到好的親家,意味著兩個大家庭能夠齊心協力做大事。

其二,傳承家風。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」,孝順、和睦、包容、理解、勤儉節約......這樣的家風,只要傳承下去了,父母的後半生,一定是衣食無憂的,也不會看到手足相殘的壞事發生。

其三,夫妻恩愛。別以為,五十歲的人,就不會離婚,就可以保證「夫妻攜手度過餘生」。如果你好吃懶做,還常常賭錢,夫妻也會鬧翻臉;如果你有了婚外的愛情,還不思悔改,結局一定不會美滿;如果你道德敗壞,坑害了家庭,婚姻也會雞飛狗跳。

治理好婚姻裡的不良因素,夫妻感情和諧,以後老了,才有牽手同行的幸福。你不仁不義,就別怪對方無情無義。

其四,謀劃出路。人生的下半場,按理說是走下坡路了,不存在出路的問題。但是你別忘了,「薑還是老的辣」,你需要為兒女謀出路,把經驗傳授給他們,並且做好創業指導。

父母對兒女的支持,是莫大的福氣。很多家庭,通過幾代人的努力,才有了家族企業,難能可貴啊。

3、做好減法,此為第三德。

很多人以為,做好減法,就是舍去社交,做一個獨來獨往的人。不管是職場上的同事和朋友,還是生活中的親戚,全部變成陌路人。

事實上,除了交友做減法,更要做好心靈負擔、房間斷舍離的兩門功課。

放下多餘的想法,把不切實際的東西,都排除在外。比方說,你要買豪車,然後開車去旅行的想法,以你的經濟水準,是達不到的;你要留下大量的財富給兒女,但是你的工作能力有限。諸如此類的事情,從生命裡踢出去。

「一屋不掃,何以掃天下」,當你五十歲的時候,家裡的東西,肯定很多了。並且,有「容不下」的可能吧。

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,你的生活環境會改變很多。每天回到簡簡單單的家,就會舒服。

4、修煉內心,此為第四德。

王陽明說:「越是艱難處,越是修心時。」人過五十,其實是另一種開始,並不是半生已經結束那麼簡單。

生老病死,需要開始直面了。父母健在的話,已經很老了,也許走路都搖搖晃晃了。在孝敬父母的過程中,你也會發現「養老不容易」。父母的今天,就是你的明天。

養老的問題,需要充分準備了,不要指望兒女能夠天天陪著你,時時刻刻關注你。

家庭矛盾,需要捋一捋,不要帶著仇恨過日子。兄弟姐妹的感情,要重新定位,儘量換位思考。

孤獨的生活,也會開始。很多人,五十多歲就離開了職場,生活變得很冷清了。學會享受孤獨,才好。

從容不迫地把以上幾件事做好,你會發現,自己的內心會很安定,不會慌亂。

《禮記·大學》裡寫道:「修身,齊家,治國,平天下。」

對于普通人來說,既要有家國情懷,還要有懷天下的度量,唯有這樣做,才能一生無憂。

在變老的路上,要一直變好,不管昨天好不好,一覺醒來,就是新的一天,當下的時光,最美。

人生苦短,積德積福,善莫大焉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